/
/
/
/
/
/
/
/
/
/
用戶中心:
結緣清單:
Notice

法雨

Dharma Collection

/
/
/
/
/
/
/

Serendipity in Dharma Teachings

(text)

Serendipity in Dharma Teachings

(Video)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Audio )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Video)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Text Form)

Articles by Master Hong Sheng
Yuan-He-Miao-Yin
Diverse Videos
弘聖上師 隨緣開示 大道苑裡四 20211113【Venerable Master Hong Sheng's Talks on Dharma In Yuanli,Miaoli,Taiwan on November,13,2021】
來源: | 作者:pmo6334f2 | 發布時間: 2022-06-30 | 973 次瀏覽 | 分享到:

下載提取碼:0000

苑裡講堂恭敬整理

時間:2021年11月13日,15:00〜16:30

地點:苗栗苑裡(苗栗縣苑裡鎮客庄里21鄰75之32號)

 

我們說「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這個世代常常發生一些我們很不容易理解的事情,其實也都是從我們本體而發,所謂的「疫情」,最近大家常常在關心的事情,其實都沒有離開我們的心現識變。那麼對於一個學法的人他無所畏懼,可是對於一個沒有學法的人,他在生活當中處處成障,這是一個正常現象,當然,我們如果細思的話,通常也不會只是在這個「疫情在蔓延」的狀態裡面感到這種處處走不通的感受,在我們從小到大的生命流程裡面,我們本然就處處走不通,對不對?!這個於世代來講叫做什麼?苦!

生命在發展上有所謂的苦苦、壞苦、行苦三大類,那麼我們這個輪迴的世界裡面,這一個苦苦逃不掉,而苦苦就是我們佛家在講的八苦。苦苦又稱為八苦,它分為八大類,我們的生命就被這八大苦給束縛,是哪八類呢?就是生、老、病、死、五陰熾盛、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我們都在這一個生命的造作裡面給牽制住,所以佛法告訴我們「六道統苦」!

不過,這裡要有一個知見,我們常常在講「六道輪迴」這件事情,然後就會將它連結到所謂的佛教,好像聽到佛教就沒有離開「六道輪迴」這件事,那麼六道輪迴的概念是不是當時  釋迦牟尼佛來到地球所闡述、創建的呢?倒也不是,釋迦牟尼佛祂求道、成就之前,古印度的九十六個外道…我們現在這個專有名詞稱之「外道」,如果用現代世間人的常態用語,這外道就叫做「學術單位」,那不了解的話,就會以為是一種對立的名詞,其實不是,它只是一個形容的名詞,形容什麼?外相對於內,那什麼叫「內」?「內」就是我們生命的核心,生命的核心相對的那一邊稱作「外」,那麼這個「裡」也可以叫做核心。所以,稍微有學習成長的人都知道,佛典常常會稱為內典、內學,都加一個「內」,那「內」無非是叫我們自心求證,而不是往外祈求。換言之,如果你學習一個生命的理路是往外祈求的,那你就叫做外道。所以它不是一個鄙視的名詞,它是描述我們真常大自然之道裡面的現象的一種模式。

所以當年  釋迦牟尼佛住世的時候,祂在那個時代,他們的學術風氣非常地旺盛,他們這一些哲人、科學家探討生命是非常有深度的,當然,我講的深度是相較於我們現代這個時代來講,他們的深度之所以是深度,就是比較不仰賴於外在就能辦到。那麼我們現在的人是不是理解我們在這個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科技昌進的時代,照理說,我們現在的文明是比較先進的,那倒也不是,我們現在的文明是屬於一種機械文明,是物質上一種便利性的文明,可是你發現到人雖然在這種比較便利性的生活模式裡面,心裡也處處走不通,現在的痛苦指數、無奈指數大概是有史以來最高的一個時代,對不對?(師父笑)你處處不行!處於「可是、但是、這個、那個」的那一種生命狀態,你只要遇到你覺得應該怎麼做才對,即便你也很嚮往這樣做,你這時候就會「可是、但是、這個、那個」,以至於你沒辦法去做你喜歡做的那件事,現在是這個指數最高的時代,意指我們走向一個比外道還要外道的生命境界。

我回到剛剛前面講的,古印度那個很昌進的學術氣息之下,那些學術單位裡面深度探索的這一些哲人…我方便稱之為哲人,「哲學家」的意思,不過,那時候的哲人跟現在不一樣,那時候古印度出現一種名詞叫做Yoga,現在我們叫做瑜伽,那Yoga連帶一個名詞叫做Yogi,Yogi就是什麼?Yogi就是瑜伽行者,行者簡單講就是修行的人,修行的人是什麼?是探索生命並付諸於執行的人,這樣一個人稱為Yogi,而不是像我們現在講的Yoga,我們現在多數的Yoga都是什麼?瑜伽工作室,是吧?很多,對不對?坊間鄰里都會有瑜伽工作室。那我們現在的瑜伽多屬於什麼?運動,所以現在的Yoga應該不是Yoga,從英文來講叫做sport,只是它是緩慢的sport、是一個有氧的sport 這樣子,而不是一個真正的Yoga。

真正的Yoga是什麼?Yoga就是修行,我們古時代的中國當時並沒有「修行」這兩個字,並沒有,是印度佛法傳來的時候,這一個文化裡面有Yoga,所以Yoga翻譯為修行――修正錯誤的觀念、思想、行為,就這樣。換言之,也就是探討並執行於生命之學的這一個狀態或者是方便用現在的名詞叫學術,這一種、這一類的學術就叫做瑜伽,就叫做修行,現在的名詞叫做生命成長,對不對?生命成長!可是我們現在的生命成長都是一種想、沒有執行面,於是又落在了一種所謂現代的學術,所以講起來是很饒舌的。那剛剛前面講的古時候那九十六個外道就是當時的學術單位,然而當時的學術跟我們現在的學術比較不一樣,當時的學術是一種修行的概念,我們現代的學術是一種求知的概念,兩者不太一樣。

那我們講回當年,這個「六道」怎麼來的?六道就是這九十六個外道〜深度學修的行者在修持甚深禪定裡面所發現到的生命真相,不過,這一個真相是什麼?是講現象上的真相,他還沒有發現到背底的理路上的真相,還沒有!意思就是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狀態,「知其然」的真相他看到了,「不知其所以然」的真相他沒有看到,那知其然的就是現象,而這一個現象就是六道輪迴,經由甚深禪定發現。那你從這邊就可以理解到古時候古印度的學術單位跟我們現在的差別有多大,它九十六個學術單位統統有一個共同的質性,就是有修禪定,或者用我們現在的用詞吧,有學習「禪定」這件事情。那麼禪定這件事情必然要修,因為你學,你知道怎麼樣可以達到禪定,你還是達不到禪定。

所以,你雖然知道怎麼樣可以達到,比如說有老師教你打坐或心如何安置,打坐有八部功法,一個一個承接下來,你都知道,然而你就是做不來,你做不來的這個層次就是我們現在的學術――「知道」,可是古印度不如是,它是你必須要做到才叫做那時候的學術。正因為他做到,隨著四禪八定的功夫一級一級下去,至極,他們的學養修到了、學到了所謂的第八――四空定的最頂層,也就是你們講的「四禪八定」的最頂層,所以他們能夠依它這一個理體而兌現出來這一個現象,就是六道輪迴的最頂層――「非想非非想處天」。那你有甚深禪定達到了四禪八定,於焉這以下所有的境界你必然都會明白,這是一個生命的質性,你達到大的,裡面無數小的你都可以去了解,你只有執著在一個小的,這個小的以外的你都不能知道。

那我們為什麼講到這邊呢?這個就是跟我們前面講的那個概念有直接相關,為什麼講「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因為我們是庸人〜庸俗的人,另外一個名稱不好聽,叫低等的人,(師父笑說)有時候越講越延伸,很多名詞符合這一個,越來越難聽,叫做窩囊的人、不上道的人…一大堆名詞。總之,我們現在的人雖然頭腦很聰明,可是我們對於宇宙人生真相一知半解,這句話是一種客氣話,其實是完全不了解,人家還有一知、還有半解,我們是一也沒有知、半也沒有解,完全糊里糊塗在過我們的日子,於焉我們世間以我們這個人道產生的這些有的沒有的現象我們就沒辦法,不能自己了。

拉到以前古印度時期,剛剛講六道輪迴並不是  釋迦牟尼佛的創建名詞,是古印度九十六個外道本來就優游自在於這一個世界裡面而很真實地闡述出來的生命狀態。就好比說在兩百年前…可能啦,假設你是在兩百年前出生,你聽到有一種人的頭髮是黃色的,你會覺得很神奇,對不對?頭髮是黃色的,那就是外國人,頭髮紅色的是荷蘭人,兩三百年前。可是依現在,你們搞不好有些家庭是一年要出國兩三次,同一個地方去過就不想再去了,還要環遊世界,那麼對你來講,外國的形形色色會很奇怪嗎?尚且現在又更先進了,你都不用出國,小朋友都有手機,我不知道有沒有著迷於手機,只要拿起來滑一滑,你看,全世界有的、沒有的全部都在你的一掌當中,你都可以去知道它,雖然你不一定有深入它,但你就不會覺得整個地球的形形色色很奇怪。

你剛接觸到時會很shock,會覺得好不可思議,怎麼有這樣的事、那樣的事;有這樣的人、那樣的人;有那樣的文化、這樣的文化?現在你不會覺得,對不對?這樣的感受就是古印度這些學習者對於整個宇宙的感受,整個宇宙!當然,這裡我舉例地球你們不會覺得形形色色,可是如果今天你旁邊出現一個外星人,也許長得像蜥蜴的樣子,也許額頭上方有兩根什麼天線,都好,當他出現在你旁邊,你會shock一下,稍微一下下,因為他跟你在地球的理解不一樣。

那麼這也就是說古印度的這九十六個外道都有甚深禪定的功夫,可是頂多達到第八個層級,第八個層級不能超越六道輪迴,他遇到六道輪迴以外的事還是會很shock的。意指他幾乎都遇不到,所以他在描述六道輪迴的現象鉅細靡遺,於是才有所謂的下到地獄、上到四空天――地獄、餓鬼、畜生、人、天,天有二十八個層級,這些現象其實在古典籍裡面都描述得非常清楚。當然,我們現在都是糊里糊塗,完全不能理解,那他告訴你有這些世界的存在,就好像我剛剛舉例的,你們現在都知道地球有各個國家的樣子,對不對?

那他又告訴你一件事情,你在這個世界裡面有一個共通的特色就是苦,這個可能就是佛家去告訴你的。釋迦牟尼佛來,順承著這樣的世界的水平、世界人認知的水平再來告知你,希望你有機緣能夠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為什麼呢?這很重要,當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你就充滿無奈。好比你們現在在這個世界,你都知道世界發生很多事情,以我們最近最貼身的,你都知道病毒蔓延了整個世界,臺灣算是比較幸運一點,好像還沒那麼嚴重,對不對?那又如何,你能怎麼樣?因為你不知其所以然,所以你不能怎麼樣!

因此,在不能怎麼樣的狀況底下,我們整個地球的這一些有心人士,無論善心也好、惡心也好,都想要為它做個什麼,我們就講為了它好的這一群人,想要設法解決一下所謂我們認知的這個災難,那你發現有沒有辦法去解決?其實最後你會發現一件事情,好像也是在等病毒自己消失(師父笑),它不消失,我們無可奈何,對不對?我們打了疫苗也要躲,不打疫苗也要躲,既然都要躲,那打跟不打有什麼關係?!反正你還是在等病毒不要來,不要來找我,對不對?可是我們偏偏有時候沒有想仔細,其實是我們把病毒找來的,「我們把它找來」這件事情就叫做知其所以然,我們知道它在那邊,可能會找到我,我會因為它而受傷害,這叫做「知其所以,不知其所以然」,是這樣。

所以為什麼生命的理路要深透?釋迦牟尼佛當年承接著他們既有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之生命狀態的時候,再來告訴大家「其所以然」是什麼,你看,於焉從大的世界就可以怎麼樣?你們稍微有關心學習成長的人都聽過「超越六道輪迴」,要解脫六道輪迴,對不對?那你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人家講「超越六道輪迴」,我們就認同:「對!要超越六道輪迴」?我們也是含糊不清的人,對不對?所以這不是一個學佛的態度,學佛的態度是當我聽到很多人都講要超越六道輪迴,我來了解看看為什麼要超越。

為什麼要超越?那你為什麼出來?你必須要理解六道輪迴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如果六道輪迴依你的了解是多好的事情,你為什麼要超越、為什麼要脫離它?你不需要啊!對不對?那了解下去你會發現,在「六道輪迴」這個生命的形容當中有一句話叫做六道統苦,統統都苦、全部都苦,它不是講一樣的痛苦,它是講統統都痛苦!那麼統統都痛苦裡面的苦不一樣,苦的類別、苦的對象、苦的來處跟苦的程度都不一樣,於是產生這些因程度而有差別的現象,它兌現出來就是所謂的六道,六道也是生命境界因之有差別而兌現出來的境界相也有差別,形形色色。

比方說為什麼天神過得比較開心,三惡道…你們現在當然都忘記有三惡道了,可是依你們在世間的常識,也都聽到一提及三惡道就是恐怖、痛苦、可怕,都在這一類,於焉依你的知識層你也不太想去那邊,對不對?聽久了,你的知識層也就認知「真恐怖!」可是,真的啦,你不知道有多恐怖,(師父笑說)你真的知道多恐怖嗎?用刻度表你來寫寫看,十分,你覺得三惡道依你的感受是幾分恐怖。那你說你沒去過又哪來的感受,對不對?其實不是沒去過,是這輩子沒去過,因為你這輩子當人,你哪有去三惡道,你都忘了上輩子,所以我說你們都忘記了,忘記了就不恐怖。

有一個人在十年前傷害你,你這個人很健忘,真的忘光光了,你有多痛?你說根本沒被傷害,怎麼會有痛呢?因為你忘了,可是在那當下你會「好痛!好痛!」因為你被傷害,就像這樣,人也是健忘的動物。所以六道輪迴其實我們每一個人在無始劫以來生生世世都去過了,可是偏偏生命的質性有一個特質,比如說做人,有一天我們都會斷氣,對不對?以正常數值來講,我們斷氣之後以正常的周律會有四十九天的中陰身,這是正常,當然也有更多的或很少的,那通則上,這個生命狀態每七天會轉換一次、變質一次,再轉換一次的意思就是說你的能量在這裡凝聚或潰散,就以七天為一個輪迴做一個期程。

就好像你們世間在讀書一樣,讀書是不是有期中考、期末考,三年後大學聯招,對不對?這是不是都固定的期程,那關鍵就在你那個考試,你平常很會讀書,三年後大學聯招突然失常,你就考不上。當然,現在是不是這個教育制度我不知道,現在好像零分都可以讀書,那我們講比較正常的那一種,而不是改來改去改得很奇怪的這一種。我們講回來這個小的好了,小的就是什麼?你有期中考、期末考,你平常是一個很用功的學生,但是你期中考就是不去考,期末考也不考,這樣你會不會被當掉?一被當掉,你就不能升級,就像這樣。那中陰身七七四十九天,每七天是一個考試的關鍵,用這樣去理解,所以那七天你要重視!

為什麼很多人在辦喪事都有做七,頭七、二七、三七到七七,對不對?甚至有的人更久到百日、三百日,有這樣,就是那一個期程,也就是說那個時間點是一個關鍵,補學分的關鍵。這一個學分如果你補得到位,欸,你可以升級。你本來做人的時候不是多良善,依學分將要被當到三惡道去受苦,去難過、難受,結果你的親人懂得這一回事,他在七天的時候幫你惡補,你稍微提升一點,第二個七又提升、第三個七又提升…,就這樣,生命的轉化就是這一回事。

然而在這個過程裡面,中陰身去投胎時會有所謂的隔陰之迷,也就是隔陰之迷導致你忘掉了。當然,在不同的文化層面、不同的國度、不同的族群裡面對於這一件事情會有不同的形容,就好比說我們老祖宗傳承下來很多民間故事的形容就是「喝了孟婆湯」,喝了就什麼都忘記,那有的沒喝到,這輩子的記憶還是很清楚,就像這樣。那麼這是一個擬形象化的形容,擬形象化為什麼能夠擬出來?必然有它背後的那個能量,能量兌現出訊息跟物質,那個形象就是訊息跟物質,所以有一天你作夢真的夢到一個孟婆也不要太訝異。那裡真的有那一個孟婆嗎?對你有,因為你有那股能量,依你心現識變的識、意識層那個識,它會變現出那樣一個現象,以至於你夢到了孟婆。

有一天當我們斷氣時,我們有沒有可能走掉的時候遇到一個孟婆站在那橋頭,手上拿了一碗還是一杯?不知道,因為這沒有定論,不同的孟婆她的喜好不一樣,有的人用碗公喝茶、有的人用杯子,那不一樣。這雖然是一個玩笑話的形容,可是我現在講的是真實狀態,那個不一樣也是源自你的識不一樣。你的一股能量,你有這股讓你忘記的能量,你兌現出來的形象就會不一樣,有的夢到的孟婆是比較華麗的穿著,貴族孟婆,有的是鄉下阿婆,有的是可能狀態能量又稍微匱乏一點,夢到的是一個乞丐孟婆,都好,總之她都叫做孟婆就對了。這個形象不重要,她都是來自你生命有那股能量兌現出來了,形象是依你的識決定的,你看到不同的,它的理路都一樣的意思,都是讓你忘掉過去,所有的記憶重新來過。這些事情都在六道輪迴裡面,所以如果你有甚深禪定,不用達到第九第定――超越輪迴的定,你都可以知道。

所以為什麼古時候…我本來要講古印度,其實古印度以外的學術也有達到這種境界的,可是集中在一起形成一個氣息、一個文化的比較少,個別性存在的比較多。那古印度是一個很特殊的狀況,它那時候所有的學術單位有一個共同特色,都是要修定,以這一個概念拓寬,你就會發現,所有意欲於「生命成長」這件事情,不管是你們現在認知的瑜伽或是一般的身心靈成長課程,或者是不同宗教――道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什麼教都好,總之,只要是面臨到生命之學的統統不能離開「定」這一個字,只差別在於不同的學術宗教族類它的定的層級會不一樣。

那麼這也是要看它的引領者、善知識,所謂他們的導師的水平到哪裡,如果他達到第九第定以上乃至於首楞嚴大定,自性本定,那又不一樣了。首楞嚴自性本定,倘若你遇到這樣的一個教法,你可以直線一條龍通往直了成佛的境界,那如果你遇到的導師是四禪八定的功夫,欸!很不簡單了,非常不簡單!我們先不要說「定」,我們現在連有一點安靜的心都辦不到,連有一點點抗壓性都辦不到,致使現在憂鬱症、躁鬱症、精神渙散者一大堆啊,對不對?所以「定」很重要,「定」探索生命。

因此,佛家告訴你在世間法跟出世法這一座山的分水嶺就是什麼呢?三學!三學是什麼?戒、定、慧!你看,第二個字是樞紐,叫做「定」,「定」出來了。那樞紐的意思是什麼?承先啟後,也就是說它是一個手段。那往前推是「戒」,你們講戒律、戒學、教戒都好,這個戒是為了讓你得到定的手段。那定後面緊接著就是慧,開智慧,慧是定之用、定是慧之體,所以你的定功只要到哪裡,你的智慧就開到哪裡,那不是一個你想不想要的問題。換言之,你的戒學持到哪裡,你的定功就到哪裡,那也不是你要不要的問題,你只要符合,你就是這樣的一個生命狀態。

所以,最終目標還是要開智慧,開智慧是什麼意思?是能解決你所有一切疑難雜症,你的痛苦不就是從你一切疑難雜症來嗎?那麼六道輪迴既然六道統苦,也就是六道都是疑難雜症,不是只有你這個人類、地球叫疑難雜症呢!因此,假設你今天是天神,你會對你們現在的病毒毫無感覺,因為是天神啊,現在的病毒飛不到你的鼻腔裡,所以無感,你懂嗎?那麼我們是人類,以致於我們有這麼狹隘的時間空間流裡面的疑難雜症,那你能解決嗎?不能!換言之,這代表著我們連人類的智慧都不足。

我們現在是人,照理說在我們做人的世界裡所發生的疑難雜症以人的智慧是可以解決的,那如果我們不能解決現在身為人而產生的疑難雜症,表示我們裡面不是人了嘛,對不對?一旦不是人,就是境界再降一點了,那就是三惡道。所以老祖宗又告訴我們了呢,你們讀書人以前常常都有些書講什麼?衣冠禽獸,你們有沒有聽過「衣冠禽獸」?衣冠就是人,你沒看過一隻鳥會穿衣服打領帶,還會sedo(日語:整理頭髮)一下的,對不對?沒有,動物不會,動物沒有外加、疊加的,牠有自己梳理的,那是一種天性。

好,那為什麼是衣冠禽獸?衣冠禽獸就是在講雖然我外在是人,可是我內在的靈魂跟我的人格不是人、是畜生,所以我就是在人道裡面的畜生道,我雖然過著一個人的生活,我卻會有畜生道痛苦的感受。畜生道有什麼感受?恐懼!你發現畜生道會恐懼,正規來講,以前比較少有那種很有福報的畜生,比如那種被你家當作家人養的貓咪、小狗,然後你家對家人都沒有對那隻貓、狗來得好,很多都是這樣子。那麼畜生多數在野地裡都是互為啖食,弱肉強食,那你設想、想像一下,假設你活在那一個環境,你會不會每天都帶著恐懼?所以假若你生活當中常常感到恐懼,有莫名的恐懼,那可能你就是屬於人道裡面的畜生道。當然,現在是講現象,有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我剛剛講的還有一種是什麼?貪得無厭!「貪」是鬼道因,我現在是一個人,假設我貪得無厭,我就是在人道的鬼道。那貪得無厭的人就會因一種事情而起煩惱,叫做不滿足,然後常常會因為貪多而什麼?比方說餓鬼道為什麼叫餓鬼呢?鬼不是只有餓鬼,還有色鬼、頑皮鬼…什麼鬼一大堆,對不對?那「餓」指兩個字,一個是邪惡的「惡」、一個是肚子餓的「餓」,我們現在講肚子餓的這一種鬼,他是什麼?喉嚨很細很細很細,而他的生命特質就是很餓又很貪吃,以至於每每一吃要嚥下喉嚨的時候就會因為喉嚨太細而痛苦!你看,我們現在這個世代這種現象比以前多,你在哪裡可以看得到?醫院!醫院是不是有很多插管的人、插胃鏡的人,要吃東西是不是得從管子灌下去!那所有經驗過插管的人都覺得很痛苦,要吃食物就好痛苦好痛苦,你叫他不吃又不行,要吃又好痛苦好痛苦,那就像那個餓鬼一樣,而且吃了之後又變成像火灼熱的感覺,一股火往你的食道一直到胃裡面,整個都在發熱發燙,極度難受,導致他又不滿足兌現出這種種的惡相。所以,如果我們做人不知足,不要說到不常樂,我們必然是多苦,多於不滿足而有的苦。

那有一種叫做什麼?憤怒!你現在身為一個人,如果你在生活中常常憤怒、常常生氣,這生氣憤怒大概占了你一生的百分之八十,一天裡面不時都在發脾氣,這個看不慣、那個看不慣,那你必然就是人道裡面的地獄道。假若你的生命狀態是人道的這三個道,你就要小心了,你斷氣必然這個引業非常地強而有力,必然把你拉去真正六道輪迴的那三惡道。所以「瞋」下地獄道、「貪」下餓鬼道、「愚癡」下畜生道,就是這樣。

那人道呢?要依五戒十善。你有發現嗎?前面的三惡道都沒有什麼「戒定慧」這個概念,都沒有,你如果嚮往那邊,你盡量亂搞就對了,(師父笑說)應該沒有人嚮往吧?欸,不一定喔,我記得當年2003年的時候,我在一家唱片公司出唱片,我們公司裡面有一個美工當時好像是就讀板橋那一間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設計的,他在我們公司打工做美工,那我們在講這些讓他明白的時候,他說:「可是不對啊,某某某,你說的這樣就不符合我,我自從讀書以來,我最大的志願就是想下地獄。」欸,也有人這樣,那他是真的想下地獄嗎?不盡然,他是不了解。

我也曾經遇過一個人,他是一個某某學會的理事長,都幹到這個位階了,也是個讀書人,是我們畫畫界的。有一天我們也在聊這些生命的狀態,他就跟我說:「曉戈,你說這個不通,不通!」我說:「怎麼不通呢?」「我就是立志要去三惡道的啊!」我說:「怎麼這樣呢?怎麼會有人立志去三惡道的呢?」他跟我說什麼?你們會笑死,他說:「因為所有的壞女人都在那裡啊!」我說:「那要幹嘛?」「那我就可以玩遍所有的壞女人,壞女人會讓人家玩啊!」因為他們平常有一個文化就是喜歡跑酒店,那他想像壞女人都去那邊。我說:「欸,也對啦,也對啦,可是你誤解了。」「嗯?有什麼好誤解,又對、又誤解?」「對啊,壞女人都去那邊,可是你誤解一件事情,那邊有一個現象,用你們世間比較直接了當的話就是看得到、吃不到。」「喔!是這樣喔!真的還是假的?」我說:「真的啊!要不然怎麼會痛苦?看得到、吃得到就歡喜了,你下去之後,你嚮往的很多壞女人都在那邊,你都很喜歡去那邊抱她什麼的,可是那裡的命運就是看得到、吃不到,這樣你還想要去嗎?」「這要謹慎考慮一下。」(師父笑)就有這樣子的現象。

所以,這就是我們對生命不了解,你看,我現在雖然講這些例子,當然,這些都是真實例子,也會告訴我們於我們現在的生活,我們在生活中常常也是看得到、吃不到的概念,比較文雅的講法就是「心想事不成」,對不對?為什麼?因為你誤解了生命狀態,於焉你過去生生世世的造作錯了,你造作錯了,你的能量錯了,你兌現出來的就錯了。這個世代也有很多人是心想事成的,不過,這個「多」在這個世代叫極少數,是有,我們鼓勵之說,所以說「也有很多」,這是告訴你你也可以辦到心想事成,可是你一定要了解生命的理則,剛剛講的戒、定、慧三學非常重要,你小小地符合戒、定、慧,你下輩子有望還可以當人,小小地符合就可以了。

就像你們現在都當人,我剛剛形容了,無論你自己對號入座是屬於人的畜生、餓鬼或是地獄,當然,我還有沒講的,還有人中人,對不對?還有人中神、人中阿羅漢,甚至人中菩薩、人中佛,百界千如,十法界在我們人道裡面也統統具足。什麼是百界千如?就是說六道輪迴加上四聖法界是十法界,它是一個大的維次空間,我們以為在我們的外面,對不對?可是我們現在當人,剛才你們就知道當人至少就有四個了,一個是人、一個是衣冠禽獸、一個是人間煉獄、一個是貪得無厭的,你看,四個了,所以你當一個人可不要以為就只有人道,是以這個人道為基礎因,你在當中也是過著十法界六道輪迴的日子,一個你自己就兌現出這十法界。

比如說有時候你清晨醒來,因為昨天沒有人煩你,所以你睡了一個好覺,清晨醒來你有發現,睡了一個好覺,頭腦都沒有雜思,哇!清清爽爽的!就享受醒來的那種寧靜的清晨,但因為你家現在都關窗子,所以沒有涼風吹進來。那醒來後去照鏡子,也懵懵、模模糊糊地照鏡子,還保留那個,後來呢?燈打開、洗臉,哇!也很舒服,對不對?準備迎接一天的到來,結果眼睛一張開,(師父模仿驚呼的樣子)「怎麼長痘子!」你看,你從天堂掉下地獄來了,你一天的開始就是這樣。然後出去見人,有人稱讚你,你又很歡喜,帶著歡喜心,對不對?慈悲喜捨,你願意為他慈悲喜捨,你這時候是人間天人。一轉眼,那一個人罵你,你又氣呼呼,你看,你馬上從天堂又掉下地獄,你一天就不知道經歷多少輪迴了,百界千如,十法界都在你裡面。

你剛醒來的時候,那時候很清幽、沒有想法,那個就是人中之佛,清淨無比,清淨看什麼都是平等的、看什麼都是不執著的、看什麼都是歡喜的、覺悟的,你那時候是佛。那麼你願意為這個世間做一些奉獻幫忙,你那時候是人間菩薩。但有時候你想到每次幫人家都得到傷害,人家又不懂得感恩,於焉心裡受挫:「我不要了,我把自已顧好就好了。」你看,把自己顧好就好了,我不去傷害別人可以吧,我不要去服務了,我把自己顧好就好,我讓我自己的心平靜就好了,你是人間阿羅漢。然後你這時候又降下來,沒有那個定功,好大喜功,有人稱讚你,或者是稱讚你的時候你又願意去奉獻了,當中你又夾雜著比拼的心,他捐十萬,我們二十萬,他捐二十萬,我們四十萬,他捐五十萬,我們兩百萬,一定要壓過他,那你就是人間阿修羅,你會有福報,可是你帶著瞋恨心,你就是阿修羅。

這些生命狀態著著實實兌現在我們人間,如果你在人間活得比較像哪一類,你斷氣就是什麼?那個引業就拉去做六道輪迴的那一個生命狀態,去受苦受熱在六道輪迴裡,除非你達到第九第定!所以,古印度的九十六個外道於四禪八定的功夫裡已經突破維次空間看到了整個宇宙的大境界相的六道輪迴,於是就描述出來,而不是佛家對等於六道輪迴,現在有很多都是這樣的誤解。那佛家是告訴你真的有六道輪迴,一旦你深入學習,它又告訴你六道輪迴怎麼來的,也就是你創造出來、你變現出來的。

換言之,倒過來講就是你可以選擇你要去哪裡,那你能選擇是不是就沒有無奈了,對不對?我們現在就是都不能選擇,以至於無奈充滿。你能選擇好學校讀嗎?你是可以的啊!你是可以的,可是你不選,對不對?!選擇並不是我要讀就可以讀的,那個選擇有一個龐大的工程體系,你要準備那一科,你要好好地準備,你的分數要達到,那你就可以讀,這是你選擇的。所以「選擇」兩個字不能輕看它,你的選擇代表著你一生畢生的努力,你全然地投入於哪一類,那就是你的選擇。

所以我們在過去生都全然投入於什麼?五戒、十善中品,於是我們現在做人。然而於五戒這個引業讓我們做人,於十善這個滿業裡面我們的學分參差不齊,我們總分相同,但我們的個別分數不同、參差不齊,以至於我們都來做人了,這是都一樣的,可是我們應對人生喜怒哀樂的對象不一樣、程度不一樣。有的人因錢而煩惱,有的人因感情而煩惱,有的人因親情而煩惱,對不對?小孩要長大了,不知道會不會很皮、會不會很難教,對不對?有的因身體而煩惱,身體不健康了,得了一些奇奇怪怪的病…等等,約略舉例,你們人間不是只有這樣,是太多類別了。有的為了芝麻蒜皮之事,既然是芝麻蒜皮,也不知道到底什麼事,也同樣會煩惱,這個就是你們的滿業不同。

十善講「身不造殺、盜、邪行;口不造兩舌、惡語、綺語、妄語;意不造貪、瞋、癡」,這十樣我們的學分參差不等,導致兌現出我們現今在人道裡面的苦源不同、苦果的程度不同,相同的是什麼?苦受!都沒離開八苦,剛剛講的「苦苦」,八苦的苦受都一樣,都叫做苦,八苦的來路不一樣。好比說生也是苦,你出生是苦,那你說生怎麼會苦呢?大家都在慶祝啊,對不對?當你慢慢長大,有一天:「我怎麼生在這個家庭!」(師父笑說)你會一大堆怨言啊!你再看看同學,「他怎麼一出生就咬金湯匙,我就咬爛湯匙啊?」(學員笑),至少你看神豬也咬個金橘子,對不對?你會有很多怨言,那是依你生而苦所帶來的,因為你過去生的學分。你都忘記了你自己的造作,你不願意接受,因為你忘記了,對不對?你不願意接受,所以你生是苦啊!

「老」對於現在人更好比喻了,因為現在人大部分都愛美,男的、女的都一樣,我們不能偏在一邊,(師父笑說)否則等一下婦權協會又來抗議我們。不是只有女孩子喜歡美貌,一切眾生都喜歡,對不對?你會年華老去,你為了你的「老」憂慮。那「病」就不用講了,大家對於這個感受特濃,對不對!「死」呢?恐慌,不知道怎麼辦!所以很多人不敢面對「死」,他不知道他現在的生就是過去的死來的,你現在沒有死,你往後就沒有生。那為什麼現在人多數恐慌「死」?因為他的認知是死後不能掌握或者死後都沒了,都沒了也叫做不能掌握,我想擁有現在的一切,我死後都沒了,是不是表示我不能掌握。所以基於什麼而會苦?貪!你貪你一切嚮往、想要,可是偏偏你沒辦法攬住,那就苦,這個死會產生。

然後又怕「死」,在我們活著的時候,我們怕人家死,在我們自己,往往年一想,我們怕自己死,這有時候就是一種連帶的概念。我們為什麼怕人家死?他會變鬼,好可怕!這又是意識的植入,心現識變的世界,為什麼變鬼就會可怕?我們生生世世都當好幾世的鬼了,對啊,我們從來不可怕啊,在當鬼的時候,我們自己不覺得可怕,我們只是覺得痛苦,那時候我們看到人好可怕,對不對?!所以你的鄉里民有一個鬼跟你說:「我快死了,我好害怕!」那你說:「為什麼?」「因為我會到人的世界,好可怕!」他如果學分好,他會到人的世界啊!古時候人家講「鬼怕人七分,人怕鬼三分」,為什麼?人有陽氣,鬼是陰氣,其實是不相容,他會怕不是因為心裡忐忑,而是他本身遇到的生命質性就不舒服。就好像你們人處於高溫到一個臨界點會不舒服,大概38度,外面38度你們就會覺得不舒服了。我們當年去大陸的時候,常常遇到很多內地都市的夏天隨便都40度以上,不舒服,對不對?那你是怕那個溫度嗎?你設定怕那個溫度嗎?還是那個溫度影響你痛苦?你因痛苦,你是怕這個痛苦,而不是怕那個溫度。當低溫到一個極處你會很冷,會造成你痛苦,你也不喜歡,對不對?你怕這個痛苦,所以很多境界的痛苦的怕是這樣一回事。

那麼我們在這一個世代逃不出生、老、病、死,再來一個「五陰熾盛」,五陰熾盛就是什麼?色、受、想、行、識這些叫做「五陰熾盛」,第一個字「色」代表一切你們生命存在的物理現象,你摸得到、聞得到、聽得到的這些色相,你會因它而痛苦。那後面的「受、想、行、識」叫精神層面的苦,你們歸納無非就是這兩類,這叫五陰熾盛苦。那我們再往下看到有所謂的「愛別離」,你喜愛的、心愛的偏偏遠離你,離你遠走,你想要留住他,他不願意配合你,也苦。「求不得」――你想得到的東西卻得不到。「怨憎會」――你討厭的人事物偏偏讓你遇到,這些叫做八苦,苦苦就是在形容這八苦,我們做為一個人,即便你是個皇帝…古時候的皇帝如此貴為至尊,或是低下到一個乞丐眾生,統統一樣,統統沒有因為你做皇帝就比較不苦,你做乞丐就苦過皇帝,沒有!你只是苦的類別不一樣,皇帝沒有乞丐的自在,對不對!以前皇帝最倒楣,因為最多閉路電視在攝他,隨時隨處都要被觀察,連大個便都要被記錄,皇帝就是這樣子,大個便都要記錄啊,看看今天健不健康,不健康,御醫就要抓藥給他喝了,他喝的藥又很苦,你看,我們都不用,我們這些人很自在。當然,也不是說這樣就代表我們比較幸福,是類別不同。那皇帝享用很多美食,以此來講,如果依你們現在的醫學概念,當然,生命不見得是你們現在的醫學概念,那古代的皇帝得到糖尿病的會比較多,對不對?所以做皇帝好像也不是多好的事,都苦啦,都苦!這就是八苦的影響,我們都無奈。

所以,你在學習,如果不將你的眼見放到最高處,你生活行徑裡面的所有事情你都不能圓滿去解決,因為你的生活行徑太小了,它太小了,可是我們的眼見卻比我們的生活行徑還要窄,導致你於這個小的層面你都不能解決,你更解決不了你生命的兌現。所謂生命的兌現,這時候我講的是整個宇宙這種不同維次空間的兌現,剛剛講的六道輪迴。所以,「六道輪迴」我們要知道一個概念,它從何而來?它就是老祖宗講的「六道輪迴淫為本,三界往返愛為基」,就是我們的情執、我們的淫欲、情愛這種事情兌現出「六道輪迴」這件事!

那很多人就會說「如果我沒有生理的這一些,我們人類不就滅絕了嗎?」對不對?你看,這又是一個概念出來了,那人類滅絕不好嗎?當然,如果人類都滅絕,這些人類都跑去三惡道,這當然很不好,那如果人類全部滅絕都是升到做天神、超越輪迴,這很好啊,對不對!人類滅絕不是你的靈魂滅絕,你的靈魂現在的學分是人類你就兌現人類,所以有人類的苦,那你的靈魂現在是天神的學分你就兌現天神。意思就是說如果在座有三位同學好好修持,下輩子去做天神,那人類就滅絕三個了,對不對?因為你不會再投胎來做人啊!換言之,未來的人類也會滅絕很多,會滅絕好幾個,全部滅絕不容易,因為外星人滅了也會投胎來做地球人。那你說是不是只有外星人投胎來做地球人,不是,有些天神被當掉也會投生來地球當地球人,來來去去,不會滅絕,所以重點就不在於「滅絕」啊!

那剛剛講到天神被當掉來做人的,很多的同參都有經驗,因為我以前遇到很多同參都來告訴我,他們以前很愛算命,算命仙都跟他們說:「哇!哇!你是富貴之人啊!」「為什麼?」「充滿貴氣啊,你以前是仙女耶!」仙女就是天神,聽到是仙女就好高興喔!然後介紹給朋友:「那個算命仙好準」,就拉姊妹們去,「你們就是七仙女耶!」找七個去就七仙女嘛,對不對?七個之後又多了,「你們是七仙女頭頭,那是你們的隨從。」整群都是天上來的,你看,多有福氣!

那大家很開心啊,可是於現實社會又怎麼會不開心呢?你去年是三年級耶,你今年是二年級耶(師父笑),被當掉還被退學,退學又重新考進來。你去年是師大四年級快畢業了,今年是文大一年級耶,被當掉、被退學,然後再考進來,你說:「他說我去年是師大四年級,好開心喔!」那你開心一輩子嗎?這是我們的錯知錯見嘛!所以你們以後知道了吧,當你們有機會去算命,人家說你是天仙下凡,你要回去懺悔哦,對不對?你是什麼天上的某某將軍下來,你要回去懺悔,因為你不是再來人,雖然你有吃在來米,但不是再來人。再來人是自己成就了再倒駕慈航要來服務、要來幫助人的那一種,所以自甘於降級,而不是能力不足或只是犯了錯誤而降級的,這些概念很重要。換言之,我們現在當人,我們大概也知道我們曾經多遜而來。

那麼人的學分就是五戒、十善中品,十善這個滿業你只要達到八十分就可以了,五戒是不「殺、盜、淫、妄、酒」。那殺、盜、淫、妄是性戒,不管你有沒有隨從宗教儀軌去受戒或不受戒,你都有,因為它就是大自然法則,大自然法則你只要犯了,你的生命狀態就產生一種障礙,那是自己產生的,跟別人沒有關係。你只要不犯、符合了,你的生命就產生一種美好的能量,這也是你自己創造的,殺、盜、淫、妄是性戒。那麼後面加個酒戒,酒戒是古時候傳承下來,現在這個酒戒涵蓋很廣,包括吸毒、嗑藥,現在人有很多外來的刺激品,你吃了某種刺激品或敷了、吸了某種刺激品,導致你擾亂或犯到性戒(殺、盜、淫、妄)。一般講酒後亂性,這個性不特指一般人情愛上那個性,是指性戒這個性,就是我們美好的本性,酒後亂性是指你會擾亂你美好的本性。美好的本性擾亂了之後,你的行為模式就會產生錯誤的對待,於是你會常常產生很多生命錯誤的境界,那些叫做障礙,古時候的智慧覺行者把酒列在戒律裡面的原因是這樣。因此,這一個酒戒不是性戒,它是遮戒,遮的意思叫做預防,防禦戒,你要預防它,所以遮戒是活的。

一般講「戒」有所謂的開、遮、持、犯四個層面,我們一般人只聽說持戒跟犯戒,所以大家就嚇死了,聽到戒就很痛苦,對不對?避之唯恐不及。要學一個東西,一旦跟他說要持戒,他就不學了,就變成這樣,那是我們的冤枉、我們的損失!所以你要去了解,它有開、遮、持、犯四個層面,戒律是活活潑潑的,它不是死規矩,它是依於自性美好的生命狀態的演繹而衍流出來的形容,所以它不是一個規條限制人的,而是一種標準讓你依循而回到你原來美好的生命。

那什麼叫「美好生命」?美好生命就是完全無苦惱,你們現在叫做完全沒有煩惱憂慮牽掛,而且你智慧圓滿、福德圓滿。意思是說前面講的你心想事成的人生只是圓滿生命的一半而已,心想事成的人生還不是圓滿生命,可見圓滿生命多好,對不對?你不求而得乃謂真得,「智慧圓滿、福德圓滿」這件事情叫做圓滿的生命,它就是你們本來的面貌,而兌現出於有為形式就叫做「戒」這個字,那個樣子就叫做「戒」。所以佛不犯戒,佛也不持戒,那我們眾生會犯戒,「犯」就是我們忘記了那個美好的行持,於是我們忽略了它,我們不會這樣做。那我們又依著我們的習氣,依貪欲、瞋恨、愚癡產生的一種引力叫習氣,依習氣而運作,這些剛好悖離我們原來的樣子。

因此,我們要有一個持戒的概念,持就是做它、就是保持它、就是依循它的意思,做、保持、依循戒,做、保持、依循美好生命狀態的標準,持戒就是這樣的概念,所以你要深入去了解,你就不覺得戒的可怕或戒的不耐煩,你就了解到何時應該持戒、何時應該開戒、何時是遮戒、何時是犯戒。剛剛講,最基本的五戒就是這樣,所以酒戒…我們酒量不好,常常喝了酒就亂了,就亂講話、亂打人、亂…反正前面加個「亂」就對了,亂的什麼狀態有無數種,那你就又違背了生命美好,違背你本來的樣子,以至於你的命運就會變成悲慘、就會兌現出很多你的痛苦。

所以,五戒是一個基本,是六道的中間值,你持五戒還不能成佛,可是你不持五戒就連下輩子做人的機會都沒有!那麼五戒是引業,加上中品十善,人類的學分你就取得了,你那時候就可以做為一個人中人,人中人就是我前面講人道的…比如說你們各自在過日子,依你現在所面臨到的疑難雜症、會煩惱的那些人事物你都能解決,那個叫做人中人,那那一個就是古老祖宗講的君子。

古老祖宗是不是有兩個名詞,一個是君子、一個是什麼?小人,對不對?所以小人長戚戚,戚戚就是有很多煩惱憂慮牽掛,面對的人事物都不能解決,這個叫小人,人加個小,你看,就「不是人」那意思(師父笑)。那古人講話文謅謅不得罪人,我們現在就常常得罪,一聽到「你就不是人!」就起瞋恨心了,要說「你是人,小一點而已」,「喔!這樣還不錯,師父,您是說我很苗條囉!」(學員笑),對啊,(師父笑說)天曉得!所以君子就是在形容小人的相對,君子坦蕩蕩,後來的話是這樣,為什麼能坦蕩蕩?因為他生活當中基本款的問題他都能夠面對解決,所以他坦蕩蕩。他面臨到最基本的生、老、病、死、五陰熾盛、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他都能夠面對,所以他是一個人中人。

人中人有三個層級,就是賢、聖再加上來,君子再升級叫賢人,賢人再升級叫聖人,那麼聖人的作用就大了。可是我這時候講的聖人是人道之聖人,還沒超越輪迴,超越輪迴的聖人是從阿羅漢算起。超越六道輪迴的聖人有非常多層級,四聖法界裡的聖人還沒有超越十法界,所以要入一真法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是出十法界的聖人,當然等級又不一樣,裡面最聖中聖就是佛,是這樣。換言之,你做為一個人道的聖人,人道的所有問題你就能解決,不只是基本款,君子基本款可以解決,聖人可以,可是你猶不能解決六道輪迴的問題,有一天你去做天神了,你還是會有天神之苦。

天神有苦你們知道嗎?應該知道吧!?還是認為天神都沒有苦?天神有苦的,我就常常遇到,我遇到很多都不是人來訴苦,都是天神來訴苦,我們要安慰天神呢!「神啊,心放開一點。」(師父笑)真的啊!神也有心嘛,對不對?那神說:「有理,有理。」天神比較好勸,「祢的苦從哪裡來?」「從那些人啊!」不是每個人都跑去跟天神賄賂、勒索、強盜嗎?有夠苦的,以後發心不要做神了。我們是發心不要做人,祂們是發心不要做神,有夠艱苦的,尤其二十一世紀人心亂,對不對?來到這一個世代,只要在宮廟,坐在神桌上的都很苦。你沒看到祂們都面無笑容?你說「好嚴肅喔!」祂是很苦的,所以祂說祂以後也要發願超越輪迴,這是聰明的天神。當然,我指的是天神,我不是講鬼神或者是靈鬼,或者是一些萬應公、土地公,不是這些,這些你們尊稱祂為神,是因為祂有福報,而不是祂的修持很好,福報跟修持是兩回事!

所以六祖惠能告訴我們「此事福不能救」,對不對?此事是什麼事?此事就是「了生脫死」這件事。什麼是了生脫死?了解生命、永離死亡,所以就是永生,你要達到「永生」這件事情,而且是沒有任何苦難的,如果你有半點苦難就不叫永生,就不能用「生」這個字。換言之,什麼叫「死」?苦就叫死,不是這輩子斷氣叫死呢!如果你的斷氣是去受苦,你叫死,如果你的斷氣是投胎去做天神以上、過快樂的日子,你就叫做往生。於學法,這個名詞要慢慢地精準回來,要不然常常會訛化,所以不是斷氣就叫往生喔!當然,你們出去社會也不要這麼不近人情,人家說:「唉呀,最近我們家某某某剛往生。」你可不要跟他說:「沒有,他死得不好,他是死掉,不是往生。」你不要觸人家的後頭啊,情理法,這是人情世故,還是要顧及,可是你內心知道他不是往生、是死掉,死掉去受苦。

所以我們要有更大的關懷度去關懷這些眾生,對不對?往生的你還不需要關懷,往生的,祂還會來關懷你,你說:「阿母啊,你在天上過得好嗎?」祂說:「應該是我問你在人道過得好嗎?你問我天上,天上當然好,哪還要你問。」對不對!你說:「阿母啊,你要精進喔,你在天上要精進喔!」「你這個〔黑肚蟲仔〕(台語:比喻很遜)在人道,你卻說我在天上要精進?」我們人就是有很多這種訛化的概念。

所以,了生脫死,所謂脫離所有的一切苦叫做脫死,此事就是這件事情。那這一件事情的究竟就是圓滿成佛,圓滿成為佛,那你可不要這時候聽到佛就又以為圓滿成為那一個雕像、那一個塑像,佛堂那個佛都是塑像嘛,那是表法工具,也就是說你的生命體要成為覺悟者――智者跟覺者。那這個智者智慧圓滿又不是世間標準的智慧,祂是一個無上智慧的圓滿,而覺者也不是世間講「你很有覺心,你覺悟了喔,前一天你發生一個災難,你有悟道喔」,不是這個,「前一天你開車不小心撞到人,你開悟了喔,開悟以後開車要小心」,不是這個事情,這當然也是,世間方便說就可以,可是你學法一定要把這些精準的名詞定位好,你才有辦法著眼上、著手下,你才會什麼?人生有夢,築夢踏實,你才能真正達到最高理想。

所以佛有智知義跟覺知義,這個覺又是什麼?大徹大悟,徹底圓滿覺悟!什麼是佛?無上圓滿智慧大徹大悟的人。或者是不要稱祂為「人」,因為你們是人道,我們就講人,如果這一句話是在神的世界教神,就會講說:「什麼是佛呢?佛就是圓滿無上智慧大徹大悟的神」,是這樣。那眾生平等,假設鬼道也應該可能有機會覺醒,對不對?你下次有機會如地藏菩薩成就這樣的生命狀態去幫助他們的時候,你跟這一些三惡道講:「佛是什麼呢?」你可不要跟他說「佛是圓滿覺悟的人」,他會說:「這樣我們都沒機會,我們都是鬼,只有人才可以」,你就要跟他講:「佛是圓滿覺醒大徹大悟的鬼,所以你們要加油」。當然,到地獄以此類推。所以它是一個生命狀態的意思,而不是一個外在的對象,如果你又是迷執於外在一個對象的時候,你又流於剛剛講的古印度九十六個外道的類別,叫做外道了!

心外求法是謂外道,內心至正叫做正法,所以外跟正是相對名詞,而不是鄙視名詞,它是形容我們的狀態,我們自己一個人常常在外道,我醒過來了,我現在拉回來正法了,就這樣。也唯有正法的一種運行狀態,你才能徹底解決你自身的一切痛苦,也唯有你自身能解決你自身一切痛苦,你才有辦法解決與你相較上有緣的一切眾生的痛苦,這叫做什麼?自行化他!自行化他、覺行圓滿,這就是佛,佛是這樣一個生命狀態。

那覺的前面有智,佛基礎上於智的層面具足了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何謂一切智?一切智是所謂的知法總相,道種智是知法別相,一切種智是通達總別,這是術語,很多人聽到這邊都已經睡著了(師父笑),睡著了還是可以被喚醒的,(師父笑說)「起來吧!」什麼叫做知法總相?你先了解「法」是什麼,「法」這個字是佛家由來的一個術語,「法」就是我們現在人講的「一切的存在」,一切的存在就是法,不管是有為法、無為法都叫做一切的存在。無為法不好懂,真正的無為只有一個,叫「真如無為」,有相似無為,像虛空,那個都是相似。那麼「無為」不好懂先擱著,反正相對有為法不能定義的就叫無為。那有為法是什麼?你摸得到、聽得到、看得到和你的物理活動、精神活動、心理活動,只要你存在的存在,你懂的、不能懂的都是,它都是法。

那什麼叫做一切智?一切智就是學佛的最低標,換言之,如果從真正精準的角度講是什麼?我們沒證得一切智,我們沒有能力學佛,你看,它的標準是這樣,那我們現在社會不如是。我們大家來學習覺悟是什麼?現在第一階段是學習努力得到一切智,你沒有一切智就沒有資格學佛,所以學佛的概念是參差不齊的,那你標準定得太低,你就永遠在那邊,對不對?所以我直接告訴你,學佛到最後就是智慧覺行圓滿,就是「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那一個皆有的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分別而不可證得,妄想、分別裡面有很多的等差佛法,一直降下來。「但以妄想執著而不可證得,若遠離妄想執著,則一切智、自然智、無師智自然證得」!你看,你的一切智,剛剛是不是講一切法叫一切智,無師智就是你本有,你不需要往外學,你是無師自通,是不是有聽過「無師自通」這個詞,你本來就有,無師智。自然智就是什麼?你不假刻意,你是自自然然、沒有任何造作、作意就有的,那這是你的本能,這就是佛。

所以你要把目標定在這邊,就像六祖惠能的氣魄,以前我們常常遇到很多學員來:「師父,我要學佛。」「為什麼你要學佛呢?」「聽說學佛身體會好。」喔,也對啦!另外一個:「師父,我要學佛。」「為什麼要學佛呢?」「我最近負債累累,聽說學佛福報會變好。」也對啦,又一個來:「師父,我要學佛。」「為什麼學佛?」「我家的小孩很難教,聽說學佛也會家庭和樂。」也對,都對,但那不是學佛的本意啊,那都是學佛的[落米仔],[落米仔]聽得懂嗎?你吃餅乾會掉餅乾屑,對不對?那你都不要吃餅乾,只是一直搓讓餅乾屑掉一堆,你說你要餅乾屑!為什麼?要給螞蟻吃,你怎麼學佛會變成這樣訛化的觀念呢?!

所以你看,人家六祖之所以六祖,跟我們差別那麼大,人家二十四歲的時候,沒讀過書,他的工作就是擔柴、挑水,古時候有一種最低賤的職業就是幫人家挑水,因為古時候沒有自來水,那麼你們有沒有想過古時候的員外家裡要用很多水都從哪裡來?就是靠一種行業〜挑水的,他要老遠老遠從河邊或者是泉水邊挑挑挑,那員外絕對不會住在荒郊野外,乾淨的溪流也絕對不會是在鄉鎮裡,對不對?所以這種人就很辛苦,他得去荒郊野外挑水,然後將水挑到市中心員外家的甕子裡面倒,一桶一桶地倒,就賺這個錢。第二種就是挑柴,古時候沒有瓦斯,更不用說我們現在的天然氣接到你家,就燒柴啊,那你知道嘛,森林絕對不會在市中心,一定在荒郊野外,一樣,員外的家也一定不會在荒郊野外,所以不是隨時就有柴可撿,六祖惠能的另外一個工作就是去荒郊野外撿柴。那他們很有良心,也不會砍柴,就撿柴,因為尊重大自然,他就做這個工作。

有一天,他一樣送水、送柴到員外的家,然後呢?走出門的時候巧遇一個人在讀《金剛經》,他就駐足:「怎麼有這麼好聽的聲音!」不是那個讀書人的聲音好聽,而是這樣的磁場好好喔,對不對?於是他就好奇去問這個讀書人在讀什麼,因緣啊,讀書人就告訴他:「這是《金剛經》。」「為什麼有這個?」因為他讀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時候,六祖惠能當下有所了悟。「有所了悟」他有兩個步驟,一個是在此時就了悟了;另一個是在黃梅五祖弘忍的道場,他八個月後進到弘忍大師的方丈室,弘忍大師為他開示《金剛經》開示到一半,也是在「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大徹大悟。

你看他是一個沒讀書的人、文盲,聽一聽,哇!好歡喜!當下就跟這一位讀書人稍微相談甚歡,於焉問他怎麼有這麼好的經。六祖工作的時候是在廣東,那讀書人就跟他分享是在湖北黃梅那邊得到這一部《金剛經》,那邊有一位大師稱為弘忍大師,是禪宗第五代祖師,大師告訴他們如果至心誠願、心有靈犀地持誦《金剛經》,將來必見自性,必見本性也就是開悟、作佛的意思。然後六祖聽了:「哇!很好!」這位讀書人跟他有所相談,覺得這個小孩子根基也了得,於是勸他去找弘忍大師。你看,人家去,家有老母怎麼辦?周邊的親朋好友就給他銀兩讓他安置老母,完成孝道他就去了,走路去,將近三十天就到了,就這樣。

見到弘忍大師的時候,弘忍大師也問他:「你哪裡來啊?你來要幹嘛?」對不對?就像我剛剛講很多人來找我們,「要幹嘛?」「要學佛啊!」「要幹什麼啊?」「身體欠安。」可是他不是,弘忍問他:「你要幹嘛?」他說:「我來這邊要學佛啊!」然後弘忍就跟他講說「你是南方人…」,有一段很經典的話,弘忍大師說:「你來幹嘛?」他回答:「不求餘物,惟求作佛。」二十四歲,他第一次遇到佛法就這樣講,我什麼都不要,我就作佛!

弘忍大師只是沒那麼拉哩拉雜地問他:「你身體好嗎?你親子關係好嗎?你都不care嗎?」他沒有一件,是吧!「你不是擔柴的嗎?錢很少嗎?你不覺得你錢很少,經濟有問題嗎?」你看,這些問題對一個求道者都不是問題,對不對!因為他知足!為什麼他能做到這樣?他第一次遇到大師就是要去求作佛,去學習怎麼作佛,而不是學習怎麼讓身體健康、闔家平安大賺錢。是不是這樣?(師父笑說)你們去廟裡是不是都這樣?「闔家平安大賺錢!」進去就是(師父模仿合十祈求的樣子):「闔家平安大賺錢、身體健康。」對不對?去被煙燻得有夠難過,又帶一個不健康回去。現在有環保了,廟裡的煙燻比較少一點了。

話說回來,你看,六祖惠能的氣魄就是這樣,所以他為什麼是這樣我們要去了解,他在聽到《金剛經》以前,你要想像理解他的生命特質,他五戒十善做到圓滿,即便沒人教。那我們只能說他的家教好、他的根器好,對不對?所以你看,家教又很重要。他三歲時,爸爸就死掉了,本來他們家族是當官的,後來被貶官貶到海南,海南你知道嘛,古時候的海南就是一個獦獠、就是一個未開化的地區,傳染病什麼最多的一個地方,講難聽一點,有點像我們現在講土著的地方這樣子,他們被貶到那邊。然後爸爸在他三歲時就死掉了,出生貧困,跟老母相依為命,可是卻能夠養成這種美好的人格,貧窮也不汲名利,下賤的這種生活模式也泰然處之而不汲於去跟人家爭功、爭名奪利,都沒有,所以他的心是知足的,他早就沒有三惡道的習氣,他還具足了五戒十善的一個狀態,於是他一聽就很容易明白,原因在這邊。

所以這一個公案是要告訴我們什麼?我們在學習不要求知多,我們現在人的壞習氣就是這樣,知多是我們現代搞學術的領域要知多,可是古印度那時候的搞學術不是知多,他要修禪定,你要修禪定的人必然要跟你的知多稍微相悖離一下,要少、簡單、單純,那六祖惠能就是有這個質性,這就是我們前面講的,他會知足常樂。所以你只要帶著這個質性,你遇到佛法,一下就可以爬到最頂層,這叫總在遇緣不同。其一,緣是外在的信息,再者,緣也是因,就是自己的質性,你煩惱多,你要理解佛法就很不容易。

所以我剛剛講佛法照理說是從阿羅漢證得一切智才有資格學的,那我們現在不是,你們現在為什麼要努力看能不能學到有一切智,因為我們現在人太雜了,腦子太雜了,你必須掏空。一切智既然是知法總相,法剛剛講完了,一切存在的形形色色的總相,那它到底是什麼,它總的角度是什麼。道種智有別相,共同的叫「總」,共同的叫做一切法空,那麼這一個空有所謂的當體空跟散壞空,或說「壞散空」都可以,能夠悟到這兩個的已經不簡單了。

所謂的散壞空是什麼?就是你知道一切的事、物都是凝聚來的,尤其現在的科學印證量子力學凝聚來的,它有一天都會潰散不見,有一天會潰散是不是散壞了,你懂得這個,這叫做散壞空。那麼更進一步叫做當體空,當體空就是你的存在即是虛幻,你也不用再去來一個時間流、它會潰散,你的聚合本身就是一個假相,所以它叫當體空。那麼當你明白宇宙人生是這個樣子的時候,你又從解裡面契入行持,行持又去證實到,你這時候叫做證得一切智的生命體、叫做阿羅漢,這個時候就脫離六道輪迴了,你知道宇宙人生真相的第一個基礎了,雖然這一個生命境界在佛法是一個很淺、很低等的生命境界,卻是我們一切世間…包括六道輪迴、不只是地球,一切世間的學術宗教所不能及,你看看佛法的深廣無盡。

當然,你看,三個字我們今天也只能講到…這一個字還不能講全,還只能講綱目,那如果有機會再跟你們講它很深入的這些理路。那這還是智的層面,還有覺的層面,所以你光是「佛」這一個字你要了解就深廣無盡,換言之,釋迦牟尼佛在你們這個地球講了四十九年,全部講的就只有一個字「佛」,一個字要開課四十九年,然後四十九年全年無休呢!你們現在的博士班有沒有休假?所以我們世間學任何學術宗教所不能及,這才只是它的最低等,那你們如果只抱持著身體欠安、家庭、孩子難教的問題這樣而已,我跟你保證,你永遠有孩子難教的問題,你也永遠有身體怎麼辦的問題,因為你沒有將目標設定在超越它,對不對?那如果你把目標設定超越它,你好好地按部就班往你那個目標,我跟你保證,隨著歲月你會發現:「欸!我的身體怎麼現在突然變好了啊!」突然哦,你會用一個形容詞:「莫名其妙身體都越來越好」,莫名其妙!其實叫「不可思議」,是你不知道理路,它不是莫名其妙。

那你會說:「欸,孩子很難教。」現在回來:「唉唷!孩子怎麼變得那麼乖?」你會嚇一跳!你說每天叫孩子不要玩電動玩具,他一直玩一直玩,對不對?當你慢慢做了,有一天你會發現:「欸?我的小孩怎麼都不玩電動玩具了?」開始玩陀螺(師父大笑),這是對比講法,意思是說那是能量之學不可思議。所以佛法你常常聽到「不可思議!不可思議!」就是這樣,生命的真相本來就是不思不議,本來就是這樣,你只要理路對了。它跟你的思考無關,所以你不用去討論,你也不用去思想,你也不用去思考、去揣測、去判定,只要照著那個對的標準做,你本來就會兌現對的結果。

時間好像有限,你們有什麼疑惑?要留時間給你們嗎?

晴天師姐:謝謝  師父。師父好,有一位同參想要請教  師父:「何謂無我?落實在生活當中應該以什麼心態去面對、處事?當家人要求配合工作,無論時間的長短是否都該放下自己的不願意、歡喜接納配合呢?無我是否是一種無條件地全然付出?」

師父:好。

晴天師姐:這是第一個提問,謝謝。

師父:在事相上當然是這樣,可是理上就是我前面講的,一個人什麼時候無我?就是你證得了一切智。所以剛剛有藥引喔,一切智就是無我,無我就是一切智,換言之,你沒有證到一切智的生命狀態,你沒有資格談無我,懂嗎?那你要證得它,用你們用詞嗎?證得無我,你就必須了解宇宙人生真相至少最低門檻,最高的還不敢講,那最低門檻就是你要體解到一切法空。

所以,於事相上當然是無條件,可是如果你不了解,你怎麼做得到無條件?剛剛我們講,是從理解進到行持,行持進到證實,有這三個步驟,證實到一切法空,它有散壞空、當體空,對不對?那你如果沒有理解到宇宙人生真相這樣,你一定帶著很多不悅而勉強去運作你認為的無我,就我我我…我硬著頭皮接受吧!(師父笑說)你看,你還有硬著頭皮,所以在事相上不能說不對,你當然就是無住生心!

什麼是「無住生心」?就是你要去面對你遇到的這些方方面面,另外一句話叫「隨緣布施」,你不是去找來的。你在生活當中遇到,許多人事物需要你,那你就要去應,積極應。你會有一個「可是我現在想看八點檔、我現在韓劇看一半、我…」,你看,都是「我」,對不對?那很肯定你知道這個道理卻辦不到無我。所以你如何辦到它?你還得要了解韓劇也是空幻一場,你就很容易放下,對啊,「假的,我執著在這邊幹什麼?!」對不對?他需要了,隨緣我就去應,應完了呢?我們現在人又來了,你可能幫了人,「我幫了人,你看!」(師父模仿一臉得意的神情)志得意滿,你又有另外一個我了。當你幫了人,你放下,三輪體空,那就無我。

你們的用詞並沒有錯,可是我不知道你們這用詞背後的深義你懂多少,那我們現在的學法就常常在這邊出錯,同樣的用詞,我的生活在運作,那我都做了怎麼還是這樣呢?我都在無我了,怎麼有那麼多痛苦落在「我」身上呢!(師父笑說)那表示你沒有無我,你懂嗎?所以敏銳度高的人就在這當中去體證:「我到底真的有我還是無我」啊!所以,也不是只有那些事相,「是不是人家需要我,我就去?」這樣而已,不是只有這樣。當然,這樣不能說不對,可是你要在義理上到位,義理上到位你得去體察宇宙人生真相,一切法無我,那「一切法無我」到底是什麼?它就是空幻一場,可是你卻可以在當中優游自在!所以,一切法當然包括生活當中你遇到的人事物,那都是一切法,那麼你要無所住,無所住就是放下不要執著的,不要繞心,行於布施,布施就是去因應,你們講奉獻都好,透過這個「假我」。

你看哦,我本來要講透過這個「我」,那你會說「不是無我?又我?又無我、又我?」法就這樣,所以你要理解它的深度。假我叫做我,利用假我去行持那一個你不執著的生命狀態,那個叫無我。那麼這樣在生活當中就廣了,什麼都好,對不對?這個人叫我,好啊,就去做,但你也不是笨蛋白癡,當有需要抉擇性的時候你還是可以抉擇,可是你的抉擇絕對都不是以你自己一私之利的價值去判定,而是以如何利濟蒼生於更深度、更廣度上去考量,你是考量他們,你也是無我,是這樣。

比如說有兩個人來找我:「師父,我想要聽一個法。」可是這兩個是死對頭,又不能坐在一起,他們坐在一起變成我聽他們法(學員笑),對不對?對啊,這怎麼辦?那就要看哪一個的根器比較OK啊,同一個時間要先給誰,這叫抉擇嘛,對不對?你看,你考量的是他們的利益,而不是你自己。生活上很多層面必須面臨到類似如此的面對,那你就用這樣的標準去做就好了,就無我啊,不過,這叫做事相可以去訓練,可是於理上你還得更深入去體解,才不會最後落得你另外一個假我又生起來怨懟,要不然修行人常常會這樣呢,那叫修錯了!而我不是說剛剛你講的那些錯,是怕你修錯,所以那些空義很重要。

晴天師姐:謝謝  師父。師父,可以再請教第二個問題嗎?

師父:嗯。

晴天師姐:有同參提問到關於最近在發放五倍券的事情,這一位師姐她說她棄領五倍券,可是她的朋友要求她乾脆把這個券送他,這樣做對嗎?所以該用什麼態度來面對才正確,究竟是該給或不該給才對?謝謝  師父開示。

師父:給、不給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也就是說你可以給、可以不給,你給有給的條件,不給有不給的條件。「條件」我再換一個名詞,你給有你給的定義,不給有不給的定義,這時候只要定義對,你的用心符合你的定義,那給也對、不給也對,懂嗎?所以,我們世間人就糾結在二法,到底給還是不給,如果給了對,不給就叫錯,世間是這樣,那就要不給。那不給是對,給就錯,所以全天下的人只要給都錯,對不對?或者全天下只要不給的都錯,這就是庸人自擾之,今天開題已經告訴大家了,「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你輕鬆就好,如果我給,我是基於「好啦,你懇求,我遇到緣了,我做一個施主,我領不領對我沒差嘛!」你看,無我!我有沒有都沒差,你既然這樣子,就像我在路上遇到一個乞丐向我伸手,我有能力,那麼就順手給他,我也不用考慮他到底是貪心還是他的需求,對不對?我給了,用清淨心就好,給完就走了。這時候是什麼?「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的事情,而不是絕對落在一邊。

你們不要忘記,學法兩邊不立、中道不存,你要秉持中道,「兩邊不立,中道不存,是謂中道」,你要是秉持這個中道你就沒事。那你給,就滿足他吧,反正他去運用,你布施,他貪求,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所以人的命運是自己造的!也許有一方面的人說給了助長他的貪,你能想到這邊,那你就不要給(師父笑),兩邊都好,你看你的用心。所以,拉到大乘佛法就沒爭議,大乘佛法論心不論事,你要看你的心,每一個人的心只要在那個當下是對的,做那個符合的動作就對、就沒事。這樣知道要給還是不給了嗎?

晴天師姐:知道了,好,謝謝  師父。師父,不好意思,再補充請教  師父,就是說有人會提說五倍券是政府所發放的,那我們也繳了那麼多稅,為什麼不去領呢?

師父:嗯,為什麼不去領?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你為什麼不去領,我知道我為什麼不去領(師父笑)。對啊,我也沒有領,可是我知道我為什麼不去領,你不去領我不知道,因為N個人不去領有N個理由。那你問的是「為什麼不去領呢」,不知道啊!因為那是當事人才知道。那你說該領還是不該領?這又是另外一個課題,對不對?

晴天師姐:對。

師父:那該領和不該領也是二法,你領了去做什麼用啊!

晴天師姐:對。

師父:發放的是納稅人的錢,假設我不領,我給他們用嘛,因為我不需要,我沒那麼急切需要那筆錢。既然我不需要,我領來存在我那邊,老祖宗講什麼?積財喪道,是吧!所以我不要喪道,要是以「錢」跟「道」抉擇,「道」是重要的,「錢」是不重要的,錢不能了生死。前面有講「此事福不能救」,錢是福,道是智、智慧,對不對?所以我要的是護持我的道業,而不是護持我的福報。當然,我不是說福報不重要,可是相較來講,你的目標是了生死的,這些都不重要,如果你不是的話,那你們永遠捉摸不完,因為世間就是對法,有一邊說這樣,就有一邊來反駁,有一邊那樣,就有一邊來反駁,這是只要有人類於對法世界,生生世世沒完沒了的事情,不能解決的。

所以這個叫做生死,這個叫世間,世間人的玩意兒,對不對?你學法是要超世間的,你哪還有那麼多閒功夫在那邊研究要領不領、要領不領,你要掌握「要領」才對(學員笑),對不對?生命的要領!所以,我不領,我跟大家講,第一個是因為我很懶(師父笑),我從小到大就很懶,所以我做事情都要用那種很有效率的方法直接達到,那錢這件事情我覺得我要去領是沒效率,因為錢是布施就有了,對吧!布施之財是五不取之財!

什麼叫五不取?王府、盜賊、不愛子、水、火,「不取」就是這五類的狀態沒辦法剝奪你因布施而得來的錢,假設那個不是我布施得來的,很快就被這五樣狀態給剝奪了。王府叫做政府,你們要納稅,對不對?我們要做個好國民一定要納稅,那有沒有一種人他也沒什麼納稅卻也沒有違法?有啊!他也不用節稅哦,因為他把財的資糧存在宇宙堅牢庫,要用的時候隨時兌現出來。我比喻來說,你們小朋友有沒有領過壓歲錢?有!那你們做媽媽的什麼時候把每年小朋友的壓歲錢拿去報稅?那些錢有沒有報稅?有沒有違法?沒有啊!那叫做五不取之財,小朋友過去生布施得來的財。

當然,有的不是,有的小朋友拿到那一筆錢要繳稅給媽媽(學員笑),那個人就是我!(師父笑)我從小沒領過壓歲錢,因為人家給我的壓歲錢全部都在我媽媽那裡,我一毛也沒花過,可見我沒欠政府,我欠我媽媽(師父笑),懂意思嗎?所以,五不取之財其一就是政府納不了你的稅。為什麼我講到這邊?要不然你們會覺得:「喔,那就不如法喔,逃稅,所以沒繳稅」,對不對?不是那個意思,那樣叫犯法,我講的是在合法的狀態底下,你所擁有的就是你的。比如小朋友,你們都當過小朋友,你們都有領過紅包,都有用過而且不用繳稅,你看,那肯定是你布施來的。

還有一個叫做什麼?盜賊,你們有沒有錢遺失過的、不見過的、被偷過的?有的更慘,去逛街被搶了,對不對?難免都有,那一些你不要care,因為那一些不是你布施來之財,讓人家拿走也OK。再來一個「不愛子」,什麼是不愛子?台語叫做〔不肖子〕,說得牙癢癢這樣,所謂的敗家子!我的企業做得多好,好不容易,結果一夕之間被兒子敗光,他的,不是我的。再來,水、火就是水災跟火災,以水、火比喻自然災難,比方說假設你住的屋子燒了,你第一時間能夠將你所有的財產都搬出去不燒嗎?一定有的被燒、有的沒被燒,就這樣。至於被燒的你也不用惋惜,因為那不是你布施來的財,它就五取之財,懂嗎?那要還的,要還的意思。那水災大淹水,床也壞了、檜木的桌子也壞了,什麼都壞了,那些都是財啊!

所以,只要是你布施出去的,你放心,你都不用費心,都不用去做守財奴,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宇宙有一個狀態叫做堅牢庫,布施之財是堅牢庫,那是能量。所以我們不需要為這些太費心,第一個我懶,第二個就是了解財的來源,假設這個五倍券是該你的,該你的你不領,另外一邊也會兌現出來啊!那不該你的呢?有的人是不是拿到不能兌用,對不對?拿到什麼?少一張,網路不是都有這種新聞嗎?拿到又刮到、又不能用,拿到又怎麼樣了…就是一大堆這些狀況,然後你還要理論,你看,你的精神耗費,值得嗎?

當然,我不是說領不對喔,你們要聽好,不要落在二法,那如果你覺得反正老爺子就是閒閒沒事幹、最怕無聊,那你就去走一走、領一領也沒差,你懂意思嗎?只是說我現在只能講到這邊,它背後有多少烏煙瘴氣而形成五倍券的事情,這又是另外一回事,那裡面就有牽扯到共不共業的問題喔!那當然我們不便去講這個,有興趣的私底下再說(師父、學員笑),這叫什麼?尊重國法,懂意思嗎?是這樣。

所以,於各方面的不必考量…我是說我啦,我剛剛先分享我的,我於各方面的不必考量,我就不會去領。不是於各方面的考量喔,考量用心多累人啊,對不對?不必考量,反正你日子過得好好的也不會餓死,因為你知道你隨時在布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不求而得乃謂真得,過這種日子不是很開心嗎!對不對?何必去計較沒領虧大了、有領占到便宜了。領了有占到便宜嗎?因果通三世,既無吃虧也無占便宜,你一定要理解宇宙人生真相。

所以這些都含在今天開題跟你們講的――「庸人自擾之,叫做凡夫;天下本無事,稱為無上如來」。天下本無事,你們要領也好、不領也好,都好,懂嗎?反正這都是虛幻一場。領了,你也不會永遠都有五倍券,你領了,永遠都有五倍券你甘心嗎?代表你沒花,你花不掉(師父笑)。那領了還是會不見啊,你執著五倍券幹什麼呢!因其不執著,所以可領、可不領,隨便,懂嗎?這種事情開心就好了,不要為這種事情煩惱,你要為一件事情煩惱,你開悟了嗎?對不對?不要為那個要領、不領煩惱,你掌握要領了嗎?要為這個煩惱(師父、學員笑)。對啊,智慧覺醒的要領要掌握,這些世間事不重要!

晴天師姐:謝謝  師父。

師父笑:這可以明白嗎?

晴天師姐:嗯,謝謝  師父。

師父:好,感謝,阿彌陀佛。

師父上人元和妙音淨化

Kinaya minaya yinsin soko konoyoko yinkin kanayoko manakiya sikiyo

總淨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與諸位共勉之,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