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用戶中心:
結緣清單:
Notice

法雨

Dharma Collection

/
/
/
/
/
/
/

Serendipity in Dharma Teachings

(text)

Serendipity in Dharma Teachings

(Video)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Audio )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Video)

Dharma Teachings by Master Hong Sheng

(Text Form)

Articles by Master Hong Sheng
Yuan-He-Miao-Yin
Diverse Videos
生機盎然 | 2022親教師的慈勉 | 提問1
來源: | 作者:pmo6334f2 | 發布時間: 2022-10-14 | 581 次瀏覽 | 分享到:



身心靈的平衡跟健康是每個人都追求也都很嚮往

要怎麼樣鍛鍊身心靈,讓自己可以無時無刻都活得生機盎然、開心喜悅呢?

 

我們談到身心靈,首先第一個要去關注到的,也就是說,什麼是身心靈?我們現在多數在講這一些言詞,都變成是一種含糊的概念。身心靈、身心靈,好像只要提到成長,就等於身心靈。

 

身心靈顧名思義有三個層次:一個是身,你這個色身。這個身指的是色身,當然不是佛家在講的它還有什麼法身、智慧身…一大堆身,我們依比較世俗的一些概念,就是這個色身。

 

那心呢?可以說你的心境、你的心情,或者是你們所謂的精神層面。如果講到精神,可以對比過來說,這個身就是你的物質層面。

 

那靈,就很不好懂了,靈不好懂了!我們常常在講靈性,這個靈性高不高啦?這個有沒有靈性啦?但我們都不知道只要稱謂為靈性,它是什麼樣一個生命狀態?靈性,如果依佛家來講,它相對於靈魂,靈魂就是你們熟知的這個所謂的「神識」,就是說你們生命的存在有一個主宰。比如說你這個肉體是一個工具,裡面有一個駕馭它的那個東西,那一個東西,你們把它稱作為靈魂。

 

靈魂相對於靈性,就有所謂的迷失與否的問題。我們把它很精確地講:迷失的靈性,它就稱為靈魂。那麼如果你的靈魂是覺悟的,也就是說你的神識是覺悟的,已經覺悟了,那那時候就叫做靈性。所以它很難去切分,它是一種所謂的一體兩面觀。

 

同一個東西我們很難去稱謂它是什麼,所以方便假名叫東西,有一個東西,對不對。那講有一個狀態好了,有一個甚至不要講東西的狀態,它就是你的靈性,當你迷失了,無明蠢動的時候,你就掉到靈魂的世界裡面了。那這個靈魂呢?它的本質還是靈性,所以我們方便就講:覺跟迷的差別。迷了,迷惑了,迷惑的一切造作都是靈魂在造作,是這樣子。於焉才有所謂的你們的心,現在講的心跟身,身心靈。這時候講的心,又不是所謂生命常常在闡述的真心,不是那個真心!這一個心是一種妄心,而且這個妄心是一種很迷失,很迷惑,很迷惑到很粗糙的那一種狀態的心,所以我們常常把這個心,又用另外一個名詞講說,就是你的精神層面跟你的所謂的心理層面~情緒。這個心理層面就是情緒,世間講的心理學這個東西。

 

那你說你要怎麼樣在這身心靈昇華?你先要了解這是什麼,否則你會像一個無頭蒼蠅,你怎麼飛你都不知道,你就會受著你生物性的根柢的一種質性,於外在有所謂誘惑源,你就往那邊趨向,對不對?這聽得懂嗎?就是說,生物性,它常常是一種激素,比如說你們有所謂的賀爾蒙、費洛蒙的作用,這叫生物性。這樣的一個驅使,相吸於它的時候,你就往那邊朝向,所以我稱作無頭蒼蠅。比如說蒼蠅聞到大便就嗯嗯,就衝了,對不對?那你們聞到大便會衝嗎?因為你們有一個非生物性,一個所謂的心性,心靈的性,性質,而不只是這個生物質性而已。

 

所以你了解到它的不一樣的時候,要再一個一個去深入了解它的全面。比如說身心靈要提升,它可以這三個狀態有一如的關係,也有互相牽制的關係,也有互相影響的關係,也有互相幫助的關係,那你要知道身心靈的成長最終也就是那個靈。

 

靈性根本不需要成長,因為靈性是本來就有的,所以我們在講靈性的成長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在講靈魂的成長,而不是靈性的成長。靈魂因為他迷失,他迷惑了,所以這個成長的用詞掛上去的時候,就變成一種他要覺悟過來的一個過程。從迷失,迷失就是不明白嘛,誤會了,誤解了,錯解了,錯知了,這一大堆錯誤的知見,我們叫做迷失,叫做迷,取一個字,或癡,愚癡。所以,從愚癡變成覺悟這整個過程,就叫做成長。

 

成長,其實這是依世間人的概念去講的。成長對世間人有一個概念叫堆疊,增加叫成長。事實上,關係到靈性的修為修行的時候,它不是堆疊的概念,它是去除,它是回歸的概念。以回歸的概念,你有沒有一個成長的氣息?沒有。是世間人才有一種成長,不斷發展增加。所以真正於靈性,講到靈性成長,它就是一種回歸而已!回歸就是從迷失到覺悟,這叫回歸。講到前面那個基礎,佛家講「養身為始,證道為歸」。這個「證道」也就是現在你們的用詞,叫做靈性成長。你靈性顯發了,你回歸你的靈性了,從靈魂覺悟,迷失到覺悟,變成靈性這樣,這個也就是證道為歸。那「養身為始」,道法又有講什麼?「修性不修命,修道第一病」。也就是說很多人常常在了解一些,或聽說而不了解一些空性之談的時候,說「啊,什麼都沒有,那就不理了!」然後結果他就一直在往所謂靈性的方面,去用他的意識心探索;那他的意識心又很大的執著,把他框架在這個有為的世界。有為的世界就是一個相,就是色法,你的身就是那個相跟色法。所以一個人活生生的、很堅固的,被這個色身牽制住的一切聚成給牽制住的時候,他要直接不要這個色身,而去所謂的靈性成長,那是很難很難的事情。所以在這一個時候,也就有所謂的身的成長的問題了。身就是養身吶。你會發現,眾生常發現只要我們這個色身出問題,會影響什麼?心情就不好。那心情不好,你就牽制了靈性的甦醒,我講「甦醒」!所以身心靈三而一 、一而三的角度是在這邊講的。

 

如果你已經超越六道了,那你這個身就不會牽制你,你只是隨緣應化,然後常常會用過去生的業力,來這一輩子,當作教育或利眾的工具,所以你有苦相你不會有苦受,應該要這樣講。

 

所以,從養身的狀態,當然以我們人體這一些結構、科技工程,你要去了解它。那你又說,一個人為什麼存在啊?為什麼出生啊?出生是怎麼樣的過程?你這一個身體的工具到底是怎麼樣形成的?它形成的原則原理到底是什麼?可能你要多花一點時間去了解。當然剛剛講身心靈成長,有講到身嘛。當然有的人是直接超越,他不需要了解這個。他不要花太多的時間,眼前去了解這個。可是他有一個功法,可以直接契入,就是他掌握到心昇華到靈這一段,所以他有很強的力道從這邊著手,他身就不需要花那麼多時間,可是不代表他會不愛惜這個色身。

 

前面講,常常我們顧及這個色身,要了解很清楚,又會[惜命命]於這個色身,所以你又會增加另外一層的執著。我們這個色身,有所謂的氣血循環,一個人氣血循環不好,代謝不良,他就生病,生病就影響到他的情緒,所以你要身心靈成長都不容易。所以在禪門,很多這個古老的一些瑜伽功法,它第一個在你們的印象中,跟身體產生關係,就是必須透過很多身體的舒展,打通他的氣脈明點。打通,於焉他的氣血循環就順暢。順暢,即便他這是業力身,在於這一個人道的這個工具使用上也會比較良性。比較良性,他就減少很多因這個色身的運作而產生的瘴癘之氣。因為我們氣血不循環,瘴癘之氣就來了,這個所謂的氣滯、氣結等等這些,最後就變成你們現在的什麼癌細胞、腫瘤、免疫系統失調。

 

所以這一個「身」還是很重要,可是我們現在又演變到養身的概念。養身的概念常常又用很多非自然的模式去契入,這樣的狀態路徑就越來越訛化了。所以等於我們這個身,其實我們為了讓它好而用錯了概念,會致使它更加的不好。那更加的不好,我們一切的機件就開始什麼?壞掉,退化,僵滯,起不了作用,被這一些負面能量鎖住。這樣的生命,他要直接去從心靈著手不容易,不容易!再者,心,你就要常常去調理所謂你的情緒。那調理情緒,如果你不明白情緒由何而來,它是一個什麼狀態,你也調理不來。因為我們都是情緒作主的動物,依一個情緒作主的動物,他要調理情緒,你覺得有可能嗎?那就不可能!所以他就在那邊惡性循環,永遠在那邊事與願違、事與願違、事與願違…。所以他必須要明白,我們的起心動念創造了我們的情緒,七情五欲;我們的七情五欲開始發展,會主導或指導、會運行我們的氣血循環;運行氣血循環,氣血循環就產生了我們的這一個「能」,能力的能;這個能就會發展出所謂的這個內分泌;內分泌有了,就開始有這一些物質的凝結,對不對?你看這裡已經講完了,到心都講完了。

 

靈魂轉變回靈性該如何做?

 

要從起心動念開始。起心動念,你把它給制止了,也就是我們一般講的不起心不動念。你那時候才能夠回歸真正的靈,那時候叫覺悟。那你說生活當中該怎麼樣?你必須常常薰修於這些的知見。這是一種不得已的手段,可是也不得不的手段,因為我們的染習太深;染習太深就產生了這世間的對法,我以前常常講的翹翹板,你這一邊染習太深,你另一邊如果不肯不斷增加重量,那你永遠翹不過來,是這樣。

 

所以要不斷接觸、不斷薰染這些觀念、功法。它都導向什麼?導向兩個字而已,就是「放下」!那不斷接觸、不斷薰染,就是什麼?就是「看破」,為了讓你看破。看破叫了解。你必須去了解,花一點時間去了解有別於你生活的一些慣性,那些柴米油鹽醬醋茶、財色名食睡的那一些對象。你必須要反過來!反過來不斷接觸「反過來的這一類的知見」,久而久之,你就怎麼知道對待身體;久而久之,你就怎麼知道對待你的心理,心理活動;久而久之,這兩個比較 ok 的時候,你就比較能承接到怎麼對待到那更極細微念的那個東西,也就是你的靈性的那個區塊。要不然,身心靈常常在講,都是一種抽象概念,不但它是一種抽象概念,我們還會加諸我們原有的經驗值的認知定義,那你就是依妄延妄,就會讓你於所嚮往的身心靈提升背道而馳。